纽约国际上网导航

高教视野


绍兴文理学院加强基层学术组织建设



来源: 作者:编辑:时间:2013-01-05

    ●建立47个“学科组织”,全面推进基层学术组织建设
   
●以学术质量为本,将专业管理为主转变为课程管理为主
   
●以学科组织统一教学与科研,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
   
●建立体现学术业绩的校内资源配置和评价机制

    近年来,绍兴文理学院以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为抓手,改革内部治理结构,探索建立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适当分离、合理分治的二元治理架构,努力优化学术环境、提升本科专业建设品质,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主要做法
   
——以“学术权力”为中心,建构“校-院-基层学术组织”三级组织两级管理的组织结构
    一是通过建立“学科组织”,推进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出台《关于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的管理办法》,明确基层学术组织的主体基于学科体系而建立,定名为“学科组织”。通过模拟运行和试点运行,2011年已在全校建立47个学科组织,全面推进基层学术组织建设。
    二是行政工作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把学院做成一个行政管理平台,在纵向上减少管理层次,管理重心由学校下移到学院,进一步强化学院一级的党政管理和教学管理职能。
    三是学术重心进一步下移到学术组织,由校院共同为学科提供服务,共同进行学术评价与协调。各类学术资源全部按照学科组织配置,同时,强化学科主任的职责。使学科组织成为具体开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实体型学术组织。
    四是分类管理、逐步推进。具有较强学术实力和水平的一级学科,可按研究方向或整合若干个相近研究方向建立学科组织;实力和学术基础较薄弱的学科可先按一级学科建立学科组织,待条件成熟后逐步调整为以研究方向命名的学科组织。
    ——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从以专业管理为主转变为以课程管理为主,建立起教学管理新体制,提升专业建设品质
    一是形成系“虚”和学科“实”的二维结构,以学科为支撑,集成学术资源办专业。不再设系,各学院根据专业所依托的学科组织,在一个或几个学科组织基础上设专业主任。
    二是实现学术人员和课程的归属划分,使课程群、学术人员与学科组织相对应,推进教学与科研的一体化。出台《学科组织设置和课程归属方案》,按学术隶属关系把全校课程全部划归学科组织,使课程与学科组织研究方向相一致。相关学科根据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提供各自学术领域范围内的课程为各个专业的教学服务,形成多个“一个专业由多个学科支撑、一个学科支撑多个专业”的网状关系。
    三是将课程与学科相对应,把教学管理的重心放在课程上,促进课程建设,做“活”专业。教学管理由过去的“专业管理”转变为“课程管理”,专业设置权归于学校,课程建设的责任归于学科组织,一个学科组织负责一个对应的课程群。
    ——以“学术民主”为目的,完善学术、行政决策权力体系,保障教授治学、民主管理
    一是在学科组织内部建立学科专家组,在学院层面建立教授委员会。学科专家组和学院教授委员会构成基层学术民主管理组织,共同讨论决定学科研究方向、经费使用、学科成员引进和调整、津贴分配等重大问题。
    二是在学校层面重建学术委员会。出台新的《绍兴文理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规定学术委员会是学校最高的学术评议、咨询机构,学术委员会委员在学科组织成员中民主推荐、民主选举产生,校部行政机关人员不以行政职务身份入选委员。学术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不设主任和副主任,校长担任秘书长,负责召集并主持学术委员会会议,但不参加投票。
    ——以“服务学术”为宗旨,改革校内管理机制,建立体现学术业绩的校内资源配置机制
    一是改革学术评价机制。出台《绍兴文理学院重点学术工作量量化办法》,将科研、教学研究、教学建设、学科建设中的标志性成果作为进岗考核内容和学术人员业绩考核、学术奖励、学术组织考核的主要依据。
    二是改革资源配置机制。出台《绍兴文理学院2011年各类人员编制》,学校资源配置由按照学生数量调整为按照学科组织的课程教学工作量而配置。人事编制调整为主要依照教学、科研、学科工作量而确定,充分体现学术绩效。
    三是改革经费划拨机制。出台《学科管理办法》,对学科组织实行绩效管理,每年末对学科组织进行业绩考核,根据其上一年度的绩效确定下一年度的建设投入经费。将教学建设、教学研究、教学成果中的标志性成果列为重点学术工作量化内容,有效激发教师从事教学建设、教学研究和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四是改革人事分配机制。出台《绍兴文理学院校内津贴分配实施办法》和《绍兴文理学院岗位聘任实施办法》。学术岗位人员的绩效津贴测算基准由单纯的教学工作量调整为包括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教学建设工作量和学科建设管理工作量,充分调动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积极性。
    二、改革的成效
   
——整合了碎片化的学科资源,把学科建设纳入到有组织的轨道,促进提高学术研究和知识创新的效率。学科组织建设有效整合和凝聚了学术团队,将个体、分散的研究行为转变为整体和有组织的团队行为,增强了学术人员的归属感和团队协同作战的意识;学科组织实行绩效考核,竞争与激励相结合,改变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学术人员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科组织的学术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学术成员共同开展教学研讨和课题研究、学术讨论,增强了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整体力量,同时能促进一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成长。
    ——发挥了学术组织应有的功能,使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合理分治,保障了学术权力,有力推进了“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各类学术资源全部按照学科组织配置,学科组织成为实体型学术组织。重大问题必须经学科专家组共同讨论决定,充分体现了民主管理。完善了学术决策权力体系,学术委员会作为学校最高的学术评议、咨询机构,委员由民主推荐、民主选举产生,决策民主,保障了教授治学。
    ——做活了专业,把专业转变为一个课程组合,回归到专业的本质。充分利用现有学科资源,以不同的课程组合不断地快速地构建新的专业,以适应社会需求。近年来,开设了酿酒工程、轻化工程、纺织品设计与外贸、临床医学专业下的医学影像诊断等复合型专业,出台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开通了跨学科的主辅修平台,2010年的选修课比上年增加约25%。在2011年的招生中,根据社会的人才需求,在增加6个专业的招生数量和新增3个招生专业的同时,减少2个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停止1个专业的招生。人才培养与需求的对口也进一步提升了就业率,2011年就业率为97.53%,比上年提高了0.95个百分点。
    ——统一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按学术领域的分类,实现了学术人员的唯一学科归属,把课程划归学科组织,课程建设的责任落在学科,使课程群、学术人员与学科组织相对应,学科成为开展教学、课程建设、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实体型学术组织,教学与科研在学科这个平台上得到统一。学校调整了约300门、占全校课程总数10%的课程的学科归属,逐步消除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领域不一致现象,更加有利于科研支撑本科教学。
    ——强化了课程群与学院的利益关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校选修课的开设,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学校资源配置由按照学生数量进行调整为按照学科组织的课程教学工作量而配置,学院和学科都希望自己的学科能够开出更多的课程,以在专业中占据更大的份额,促进了“课程超市”的建设。(选自《教育体制改革简报》)